非遺兒童繪本

《童看非遺》非遺兒童繪本系列

《童看非遺》兒童繪本系列以《香港故事篇》、《香港節慶傳統習俗篇》 、《香港文化藝術篇》 三套共十本的叢書組合而成,每個故事圍繞着兩至三個非遺項目作題材,故事以一個十兄弟姊妹的家庭為核心,每一集的主角均擁有一種特異的能力去化解問題,令故事充滿趣味。

異能十兄弟

十兄弟姐妹各有異能,不同的「超能力」為兄弟姐妹十人的日常生活中,增添很多樂趣,也讓他們接觸和認識香港多樣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香港故事篇

《香港故事篇》為一套組合書,包括三本繪本:

觸一觸.萬事通 - 奶茶涼茶的故事

二姐阿呆忽然獲得一項神奇能力,當她用手碰觸某件物件或某個人,心中默念開啟信息的密碼,腦內便會湧現大量相關的資訊。這能力讓她可以即時得知手中一杯奶茶、一碗涼茶,以至許多其他事物的資料,令她成為了超級搜索器!但當她在課堂上讀取資訊,老師卻誤以為她在發呆,沒有集中精神上課呢!

學校大量訂購可享優惠價
詳情請聯絡:info@ggrassy.com

射虎小英雄 - 謎語和花燈的故事

高智商同學奪得「射虎英雄盃」冠軍,其他同學都對「射虎」十分好奇,圍着他發問。他一一回答,最後說出一道謎題,令同學十分不解,他卻撐開雨傘離去。學校為表揚高同學得獎,將月會主題定為「射虎」,但有家長誤以為「射虎」主題會鼓吹傷害動物,要求更改。幸好經過月會的主講嘉賓一番解說,大家才明白其實「射虎」是指猜謎。

數一數.知多少 - 食盆的故事

表弟出生了,父母帶阿郁和二妹阿呆到祠堂食盆菜慶祝。吃盆菜時,爸爸順道向二妹解釋甚麽是農曆和二十四節氣。阿郁聽了,才知道農民春季時祈求風調雨順,秋季時酬謝五榖豐收;思考一番後,也明白到族人每年舉行春、秋二祭,向先人表達謝意的祭祀活動,其實很重要。阿郁的腦袋一直不停運轉,回過神來才發現盆菜已被吃光!幸好二妹為他預先留下一大碗食物,他才能享用美味的盆菜呢!

香港節慶傳統習俗篇

《香港節慶傳統習俗篇》為一套組合書,包括四本繪本:

可辯與不可辯 - 潮州人盂蘭盛會、糖塔及紮作的故事

阿牛脾氣暴臊,倔強好辯,故得綽號辯論王,經常跟母親爭拗,把媽媽氣得七竅生煙。這天又因為很小的事跟媽媽吵起來,晚飯還沒吃完便衝出門。阿牛踱步到平日常去的球場,當天是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節, 場內搭起了神功戲棚和祭壇,他望着高約四米的大士王出了神,看了一會竟然在戲棚睡着了,還做了夢......

學校大量訂購可享優惠價
詳情請聯絡:info@ggrassy.com

喳一喳.百鳥鳴 - 舞火龍的故事

大孖、細孖是孖仔(雙生兒)和長頸鹿妹妹在看完恐龍電影後對香港的古生物產生興趣決定自行研究,並進行比賽。大孖藉由二姐阿呆的「觸感通」能力得知薄扶林村每年都舉行「舞火龍」活動,於是前往實地考察,了解舞火龍的傳統及相關知識。

伸一伸.看得遠 - 舞麒麟的故事

長頸鹿妹妹在網上找到驚人大發現!明朝畫家沈度畫了一幅《瑞應麒麟圖》,但是圖中的動物明明就是長頸鹿,為甚麽畫作名稱叫「麒麟」? 長頸鹿和麒麟有甚麽關係?長頸鹿妹妹決定前往西貢,考察本地客家舞麒麟文化,終於發現長頸鹿變成麒麟的秘密了!

咕一咕.魚兒來 - 龍舟游涌的故事

大孖、細孖是孖仔(雙生兒),有心靈感應,兩人均覺得香港一定有龍。細孖上網找到端午節大澳龍舟遊涌的資料,決定要追尋水龍。細孖在端午節那天,也開始了他尋龍的「田野調查」......

香港文化技藝篇

《香港文化技藝篇》為一套組合書,包括三本繪本:

由動入靜 - 古琴、功夫和長衫的故事

七妹阿靜十分好動,迷上詠春,想像自己有天成為武林高手,她從舊書店中發現一本看不懂的舊書,以為是一部武功秘笈,由此認識原本擁有此書的老伯,知悉這部舊書原來是古琴譜。老伯見七妹對武術甚感興趣,向她講解太極門派,又帶七妹回家認識喜愛穿長衫及彈古琴的老太太。七妹跟隨老太太學習,安靜地坐下來練古琴,爸媽發現她終於能人如其名了。

學校大量訂購可享優惠價
詳情請聯絡:info@ggrassy.com

又說又唱 - 南音和八音器樂的故事

全港小學生說故事校際比賽進入四強戰,明德最後一個出場,他先講一小段,然後唱四句,每句七個字,像一首詩,還手持拍板打拍子。同學、老師和評判都聽得入神,但他的演繹方式不符合「說」故事比賽的規則,評判考慮取消他的參賽資格,下決定前, 先給他一個解釋的機會。明德把自己認識南音和八音器樂的歷程向評判娓娓道來……

常感恩 - 粵劇神功戲和天后誕的故事

有團體捐出二手電腦及上網儲值卡,贈予基層家庭學童,學校向家長發出通告,小幸是其中一名受惠學童。剛巧遇上天后寶誕,常懷感恩之心的小幸,從酬神「例戲」中,獲得向捐贈者致謝的點子,同學們紛紛在群組中響應,學生和家長一起合作表演,終於把感恩短片上載到學校網站。

導讀

為協助家長及老師更有效運用這個繪本系列,每本繪本均附有《導讀》,當中包括故事簡介及問答題,幫助小朋友理解書中相關的非遺項目,並提供生動有趣的參考資料,豐富小朋友知識;另有「創作及運用」章節,介紹相關活動,鼓勵孩子親自動手,加深對香港非遺項目的認識。家長及老師可自行調節各使用部分,以配合小朋友不同需要。